教师简介:黄丽,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教于昭通市实验中学。
昭通日报实习记者 马纯 文/图校对:彭晓雨。本次活动大约1500个家庭近3000人参与。
4月29日上午,由市创文办、市文明办、昭阳区创文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全民齐参与、共建文明城的大型创文系列活动之亲子健步走活动在昭阳区乌蒙水乡公园、吾悦广场盛大开启。活动现场,主办方介绍了活动规则及意义,宣读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决战倡议,倡议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昭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参与完成5个主题站点任务后,在终点领取奖牌和奖状。据介绍,本次活动以家庭为参与单元,以亲子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从不同领域,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向参与活动的家庭展现出昭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力度与温度,推动家庭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昭通日报记者 陈忠华 通讯员 吴会仙 文/图校对:彭晓雨。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通报了全市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服务工作和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以及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情况,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举办2023年知识产权培训班4月20日,昭通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了2023年知识产权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省级专家前来授课,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和有关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全市地理标志产品证书持有人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截至目前,全市拥有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了更好地运用现有的区域公用品牌和申报更多的品牌,培训班从品牌打造,地标、集体商标等的申报和运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纠纷应对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大力培养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专业人才,提升知识产权人才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本市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了2023年知识产权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省级专家前来授课,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农科院、天麻特产局、被认定为国家、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全市地理标志产品证书持有人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充分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为严格落实省、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昭通市司法行政系统采取三个全覆盖和盯、破、推工作方法,推动实现精准普法、高效普法,通过实施十百万千专项活动,实现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万余场次,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活动123场次,调解矛盾纠纷4623件,调解成功4490件,调解成功率97.12%,培养法律明白人5361人,调解员10178人。推亮点,普法融入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普法志愿者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聚焦重点、分类施策,紧贴群众需求、紧跟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宣传产品和创新宣传形式,以群众满意与工作推动契合度检验成效。
永善县增加集中普法频次,因地制宜开展规劝文明采笋主题普法宣传,帮助群众清晰认识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昭通市司法局在大关县天星镇举办普法强基补短板示范培训,200余人参训。
大关县推动法治文艺+普法宣传相融合,演出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普法小品等寓教于乐,教育意义深刻。不断压实律师、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驻(挂)村工作队普法志愿者力量,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盐津县将普法宣传搬进直播间、田间地头,新春直播普法吸引数万网友在线观看,春耕田间普法生动有趣。一是普法产品多元化发展。
盯重点,聚焦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对照《昭通市普法强基补短板十条措施》中明确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紧盯职能工作领域三个重点,实现帮扶重点对象和解决重点问题措施具体化、重点工作力量责任清单化、重点乡(镇)普法宣传常态化,实现帮扶+普法、服务+普法、调解+普法三个全覆盖。织密线上线下普法覆盖网,建立完善法治宣传资料库,针对受众特点不断丰富线上普法产品供给,结合各普法重要活动节点,精心策划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线下主题活动。据悉,昭通市司法局与市文旅局正在紧锣密鼓创作普法文艺宣传作品,赤水河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设实地调研后即将启动建设……来源:昭通市司法局供稿校对:胡远松。巧家县充分整合资源,成立普法队伍28支(107人),实现重点对象普法覆盖率达100%,重点地区专兼职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
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法治夜校微光成炬,每月开展3次以案释法活动,引导社区群众与法同行。推动省际平安边界建设与普法强基补短板融合,与四川省珙县联合普法,推进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在乡村走深走实:率先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让警示教育直抵人心。
天天说法大家说法线上宣传声入人心,天天说法播出438期,大家说法播出65期,大家说法天天说法典型案例运用各地方言进行解读,走心接地气,与昭阳融媒合办的普法强基专栏推送法治小故事3期。全面推动村(社区)支部会议、班子会议以及各类群众会议开展会前讲好法治小故事。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扎实开展昭通政法挂千村 乡村振兴法治行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借助小故事、口袋书和纳凉扇、环保袋、保温杯等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与群众互动普法,变我讲你听为你问我答。加大普法工作队伍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其身份意识,提升其履职能力。二是普法形式创新化发展。二是紧盯重点工作力量。二是破解普法精准难题。威信县推动红色法治古今融合,接待10万余人次游客、群众沉浸式体验红色法治精神。
破难点,整合资源精准靶向发力印发《昭通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十百万千专项活动的通知》《昭通市2023年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充分整合力量,加强协调联动,开展十百万千专项活动:十场社区矫正现身说法活动、百名律师进重点乡(镇、街道)活动、万名调解员进村组活动、千名法律明白人进村入户活动。紧盯社区矫正监管对象,滚动排查,对排查出来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制止。
镇雄县利用农村办红白喜事契机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讲,推进移风易俗,助力基层治理。鲁甸县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人民调解员专题法治培训同部署、同推进。
破解两个难题:一是破解力量薄弱难题。紧盯挂千村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按照属地原则,责任部门紧盯八类特殊群体和家庭风险、校园安全、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对象和问题。
一是紧盯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以近3年发生2起以上命案和发生过一案致死4人以上命案的乡(镇、街道)、9个万人以上易迁安置区、水电移民安置点、金沙江和赤水河流域乡(镇)为重点,重点乡(镇)每年普法宣讲不少于2次,加快建成赤水河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实现示范活动和阵地建设整体推进。法律服务志愿者开展送法进公园、社区、广场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法律问题。绥江县采取司法所+村(社区)+家属的帮教措施,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差别普法。
水富市整合律师资源围炉普法,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市30个行政村(社区)基层法律顾问全覆盖。整合市、县、乡、村四级工作力量,建立完善市级示范带动、县级常态推动、乡(村)级密集行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专兼职普法力量,群众身边永不走的普法工作队。
三是紧盯重点乡(镇)。昭阳区联合盐津县推出普法强基补短板顺口溜宣传视频,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倡导学法新风尚。
创编的《昭通普法十说》《普法强基宣传顺口溜》音视频进圈入群,36期普法小案例、《普法强基法治小故事》通俗易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普法电子书(视频)21部,成为指尖普法敲门送法送法进万家的主要载体,点击阅读量达65.4万。普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是破解普法精准难题。推动省际平安边界建设与普法强基补短板融合,与四川省珙县联合普法,推进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在乡村走深走实:率先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让警示教育直抵人心。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法治夜校微光成炬,每月开展3次以案释法活动,引导社区群众与法同行。二是紧盯重点工作力量。
全面推动村(社区)支部会议、班子会议以及各类群众会议开展会前讲好法治小故事。据悉,昭通市司法局与市文旅局正在紧锣密鼓创作普法文艺宣传作品,赤水河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设实地调研后即将启动建设……来源:昭通市司法局供稿校对:胡远松。
盯重点,聚焦三下降一扭转目标对照《昭通市普法强基补短板十条措施》中明确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紧盯职能工作领域三个重点,实现帮扶重点对象和解决重点问题措施具体化、重点工作力量责任清单化、重点乡(镇)普法宣传常态化,实现帮扶+普法、服务+普法、调解+普法三个全覆盖。紧盯挂千村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按照属地原则,责任部门紧盯八类特殊群体和家庭风险、校园安全、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对象和问题。
破解两个难题:一是破解力量薄弱难题。大关县推动法治文艺+普法宣传相融合,演出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普法小品等寓教于乐,教育意义深刻。